天才一秒记住【鱼趣阁】地址:yuquge.com
原文:伤寒二三日,心中悸而烦者,小建中汤主之。
伤寒,是中医对外感病的一种总称,主要指的是因感受寒邪而引起的疾病。这里提到的“伤寒二三日”,意味着病程已经持续了两到三天。而“心中悸而烦”,则是患者的主观症状表现,心中悸动不安,烦躁不宁。
接下来,我们来看看小建中汤。小建中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,主要由桂枝、甘草、大枣、芍药、生姜、饴糖等药物组成。这个方剂具有温中补虚、缓急止痛的功效,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寒、气血不足所引起的各种症状。
那么,为什么伤寒二三日,心中悸而烦者,要用小建中汤来治疗呢?这主要是因为,在伤寒病的初期,如果邪气侵袭人体,导致脾胃功能受损,气血不足,就容易出现心中悸动、烦躁不宁等症状。而小建中汤能够温中补虚,调和气血,从而缓解这些症状。
此外,小建中汤中的饴糖还具有缓急止痛的作用,能够缓解因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胃痛、腹痛等症状。而桂枝、生姜等药物则能够发散风寒,有助于驱邪外出,促进疾病的康复。
原文:伤寒,阳脉涩,阴脉弦,法当腹中急痛,先与小建中汤;不瘥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
首先,我们来解析一下这段描述中的脉象与症状。伤寒病中,若阳脉(通常指寸口脉的浮取部分,代表阳气的盛衰)涩,说明阳气不足,气血运行不畅;而阴脉(通常指寸口脉的沉取部分,代表阴液的盈亏)弦,则提示肝气郁结,气机不畅。这样的脉象组合,往往预示着患者体内存在气血两虚、肝气不舒的病理状态。
“法当腹中急痛”。由于阳气不足,气血运行受阻,加之肝气郁结,气机不畅,很容易导致腹部气血瘀滞,从而引发腹中急痛的症状。
在治疗方面,张仲景提出了先与小建中汤的策略。小建中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,具有温中补虚、缓急止痛的功效。它能够通过温补脾胃,调和气血,从而缓解腹中急痛的症状。
然而,如果服用小建中汤后,症状并未得到缓解(即“不瘥者”),则说明病情可能更为复杂,或者存在其他未被识别的病机。此时,张仲景建议改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。小柴胡汤是中医另一经典方剂,具有和解少阳、疏肝解郁的功效。它能够通过调和少阳枢机,疏肝解郁,从而改善肝气郁结、气机不畅的病理状态,进一步缓解腹中急痛等症状。
小建中汤方
原文:桂枝三两(去皮)
甘草二两(炙)
大枣十二枚(擘)
芍药六两
生姜三两(切)
胶饴一升
桂枝三两(去皮):桂枝味辛甘,性温,能发汗解肌,温通经脉,助阳化气。在此方中,桂枝主要起到温阳散寒、调和营卫的作用。
甘草二两(炙):炙甘草味甘性平,能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在此方中,炙甘草主要起到和中缓急、调和药性的作用。
大枣十二枚(擘):大枣味甘性温,能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。在此方中,大枣主要起到补益脾胃、养血生津的作用。
芍药六两:芍药味苦酸,性微寒,能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在此方中,芍药与桂枝相配,一散一收,调和营卫;与炙甘草、大枣相伍,则能缓急止痛,补益气血。
生姜三两(切):生姜味辛性温,能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,温肺止咳。在此方中,生姜主要起到温中散寒、和胃止呕的作用。
胶饴一升:胶饴即麦芽糖。下面,我将从胶饴的来源、药性、功效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。
一、来源胶饴是由米、麦、粟或与蜀黍等粮食,经过发酵糖化而制成的甜味物质。在中医中,它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药材,具有多种药用价值。软质的胶饴通常被用作入药的主要形式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《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鱼趣阁yuquge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